RFID 虽然由来已久,但用起来非常酷炫,就像是魔法~

最近突发奇想想做一个基于 RFID 的个人量化设备,其实实现这项功能真的不复杂,如果做好了也会很有用,然而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,发现了一个 RFID 在此项应用中不能忽视的缺点。

⛔️ 这是个放弃的项目

最初的想法

为了实现一个功能:防丢。

防丢设备在淘宝上已经有很多了,但大多显得臃肿,价格昂贵,一般只能用作钥匙串等特别重要的物件的防丢。如果是像帽子、配饰,小物件等等,就不可能都配一个这样的防丢器。

而 RFID 标签价格便宜,不需要用电池,只需要一个读取设备,就可以读取到身上所有的标签信息,用于防丢,岂不美哉?

更进一步 —— 个人量化

如果实现了上述想法,那么光用于防丢就显得过于浪费,既然有了牛刀,那就应该做一点杀鸡以外的事情。

如果我给每一件外套、鞋子、随身物品等嵌入 RFID 标签,那么我就可以记录每天的穿着信息、每天会带哪些东西、每时每刻身上有什么等等。这些数据可以用作个人量化,帮助自己养成好习惯、甚至用作穿搭、出门提醒、洗衣提醒等等。除此之外,如果给身边的朋友们也发一套设备(当然只发标签也可以啊,但是人家为什么要用呢),你还能知道你每天有多少时间和什么人在一起。

这岂不美哉~?!

怀疑

最初让我产生怀疑的,就是逛淘宝的时候。明明有如此好的效果,为什么就没人做出这样的产品呢?UHF 读写设备的商品也大多面向生产应用。实际上实现上述功能是一件比较方便的事情。如果这个真的是我想的这样,应该早就有人做出来了。

但是,我还是先研究一下吧!

策划

需要读取到身上的标签,我们需要的读写器和我们平时刷饭卡的机器不相同。

种类选择:

RFID 分为 高频和超高频两种:

高频:13.56MHz

国际电工委员会于1999年制定了ISO/IEC,15693标准,对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的实施进行了规范。13.56MHz的高频波段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效的国际科学和医学(ISM)波段。在日本于2002年12月同意使用一致的高频频率后,其功率水平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统一。

高频的 RFID 就是我们日常饭卡使用的频率,这个频率下工作的设备通讯距离短,大概只有几厘米到小几十厘米。淘宝上读写模块比较便宜。

超高频(UHF):865~928MHz

超高频的标准就不那么统一,不同国家使用的频率也不尽相同。欧盟指定的超高频是865~868MHz,美国则是902~928MHz,印度是865~867MHz,澳大利亚是920~926MHz,日本是952~954MHz,而中国等国家则还没有给超高频一个合适的频段范围,处于标准缺失状态。

UHF 的 RFID 设备有着较远的通讯距离,可以达到几米乃至十几米,在工业中应用广泛。淘宝上读写模块比较贵。

其他模块

所以如果要读取身体这个尺度上的标签,那么通讯距离必须要达到1米左右,所以需要使用 UHF 的 RFID。这种读写器很贵,便宜的也要三百多,但是想到这么美妙的功能,也就无所谓了。

再买一些其它模块包括 MCU、蓝牙串口模块等加上陶瓷天线。写点代码就可以获得一个个人量化的设备了,真棒!

突然放弃

在计划购买之前,考虑到这个设备会每天贴身携带,姑且还是先去查一下会不会对人体有辐射。

于是我打开了百度....

然后又打开了谷歌....

找了几篇文章,结论很快就出来了 —— 凉凉。

根据 2013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来看,UHF 的频段属于电离的频段,对人体有所辐射,尽管 RFID 的功率不大,但是也建议接受持续照射的人尽量于读取器相距至少 0.5 米:

《915 MHz无源UHF RFID系统人体头部和肩部的特定吸收率》

“我们所有工作的基本结果是,非常靠近 UHF RFID 阅读器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,特别是在靠近眼睛时,”该研究的作者丹恩格斯教授当时告诉RFID Journal (参见RFID对人体是否有害?)。 “眼睛可能是射频辐射对我们身体最脆弱的部分。” 为避免对人类造成任何潜在危害,恩格斯建议,UHF RFID 阅读器应与任何可能接受持续照射的人相距至少0.5米(1.6英尺)。他建议在颈部下方盖上一个阅读区域,这可能是放置标签的地方。如果询问器在合法的功率输出限制范围内并且与人体保持至少1米(3.3英尺)的距离,则即使在眼睛上的入射辐射也将远低于最大允许水平。

结论

这个计划就先这么放弃了,毕竟现有的两个频段一个无法做到这么远的距离,一个过于接近会对人体有伤害,希望以后有更好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这类个人量化的功能。

@Aeonni 写于2018.12.01

转载请注明出处

Last Updated: 2021-03-30 01:00:06